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机构动态

共青团“童心港湾”:与留守儿童的心灵之约

共青团“童心港湾”:与留守儿童的心灵之约

发布日期:2019-11-28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保全村共青团“童心港湾”。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李川) 贴饰在墙上的118张照片,记录着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清凉村共青团“童心港湾”(“童伴之家”)的诸多色彩斑斓的精彩瞬间,课程辅导、文娱表演、游戏比赛、出游参观、劳动实践……照片上是清凉村孩子们一张张纯真欢乐的笑脸,这是四川共青团“童伴之家”项目启动4年来无数美好片段中的一个个瞬间。

  今年9月,团中央在四川省遂宁市召开共青团“童心港湾”建设工作培训推进会议,决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四川团省委等地经验做法,宣布在四川、广西、河南、江西等12个省建设共青团“童心港湾”、选配“童伴妈妈”。

  11月19日至21日,2019年共青团“童心港湾”项目培训班在成都举办。

  在这次由共青团“童心港湾”全国项目办主办,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联合四川省团校、共青团成都市委承办,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公益支持的项目培训班上,来自全国12个省44个县的114位“童伴妈妈”齐聚四川,参加专业学习、进行实地参观、熟悉实操技能,为更好陪伴、照顾留守儿童充电赋能。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清凉村“童伴妈妈”徐琼为来自全国12个省的“童伴妈妈”介绍情况。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 摄

  清凉村的“童伴”故事

  清凉村,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外出务工人员多,儿童留守现象突出。据统计,清凉村现有儿童427人,其中随父母外出上学78人,父母在家儿童137人,留守儿童212人,占比50%。

  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现状,2016年1月,“童伴计划”项目在资中县高楼镇10个试点村全面推进,清凉村成为其中之一。

  “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自“童伴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包括清凉村在内的“童伴计划”项目实施村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儿童、弥补情感缺失、提高道德修养为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并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励他们自强不息,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11月19日,当114位“童伴妈妈”来到清凉村“童伴之家”时,他们被眼前的每一处细节所吸引,倾听经验介绍,拍照留存资料。对她们而言,这是一趟难能可贵的“取经”之行、“收获”之旅。

  从“童伴计划”到“童心港湾”,从四川到12个省,共青团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步伐加快而宗旨未变、初心未改,更加聚焦亲情陪伴、情感关怀、自护教育等服务,与留守儿童共赴心灵之约。

  “童伴妈妈”真切感受到,“童伴之家”的每一处设计都那么温馨又有“心”:“童伴之家——爱心温暖童心”10个字里含有18颗“爱心”。装饰在墙上的卡通画,有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坐在巨型蘑菇上读书的孩子,也有镶嵌在爱心里的绘画作品。

  而这一切,是清凉村“童伴妈妈”徐琼亲自参与设计的。

  清凉村400多个孩子,徐琼熟悉他们每一个,包括年龄大小、家庭状况等方方面面。

  徐琼说,作为一名“童伴妈妈”,她需要了解每一个孩子的详细情况。

  为此,通过入户调查收集,徐琼逐一建档立卡,填写、掌握《留守儿童入户调查表》、《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等资料,做到留守儿童一人一档一袋,及时掌握留守儿童最新情况,实时动态更新。

  徐琼说,“童心港湾”要保证每周不少于16个小时的开放时间,每月举办不少于两次的主题活动。

  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银山镇金紫铺村共青团“童心港湾”(童伴之家”),青年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 摄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关系疏远。对此,徐琼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有爱不孤单,牵手过大年”、“大手牵小手”、“因为有爱,一路同行”等针对性的亲子活动,以增进亲子感情。

  为防范意外伤害发生,“童伴妈妈”结合本村实际,邀请派出所、供电局、交警队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来为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开展交通、溺水、防火、防拐等主题知识讲座,对意外伤害进行预防。

  丰富多彩的活动,事无巨细的关爱,让清凉村留守儿童曾经缺乏亲情陪伴的状况得以大为改观,而这也是“童伴计划”项目开展的初衷。

  如今,在资中县高楼镇清凉村、银山镇金紫铺村,以及其他启动“童伴计划”项目的村庄,留守儿童们多了一个去处——童伴之家。

  这里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学业辅导,解决他们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可以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促进亲子感情交流,化解情感隔阂;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上的烦恼,健康快乐成长;可以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提升孩子们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防止意外伤害;可以培养孩子们兴趣爱好,手工、唱歌、跳舞、绘画……

  儿童教育专家陆士桢教授解读国务院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文件精神。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3天12场活动赋能“童伴妈妈”

  实地参观完清凉村、金紫铺村“童伴之家”,令来自全国各地的“童伴妈妈”既受益匪浅,又感慨万千。

  对她们而言,为期3天的2019年共青团“童心港湾”项目培训班有理论,有实践,有温度。

  培训期间,儿童教育专家陆士桢、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副主任孟庆甜、奥运冠军邓亚萍、中央团校副教授何玲和团四川省委推荐的“童伴妈妈”曹丽君、虞淑琼、张蓉、马雪梅,应急救援志愿者冷从明等纷纷到场授课。

  从留守儿童身份确认、基本状况和面临问题,到国家关于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政策和运行体系,从服务留守儿童的基本工作方法,到“童心港湾”项目运行模式的详细解读,从推荐快乐阅读,到传授急救方法……

  面对着来自全国12个省的上百位“童伴妈妈”,培训班围绕安全管理、儿童心理、防拐防侵害等议题开展了自护教育、励志教育、推荐阅读等多方面的内容培训,并通过体验实践、实操实训、培训考核等方式确保培训效果。

  11月19日至21日,2019年共青团“童心港湾”项目培训班在四川省团校举办。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 摄

  培训班上,孟庆甜以详细的案例讲授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伤害情况,同时介绍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为“童伴妈妈”讲解如何防控意外发生。

  “‘童心港湾’项目中许多‘童伴妈妈’需要承担家长的一部分监护职责,我希望能够让‘童伴妈妈’多了解防拐、防性侵、防溺水等安全知识,通过她们对孩子的讲授,提高孩子们的防范意识。”孟庆甜表示,“童伴妈妈”不只需要在精神上陪伴孩子,更要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培训班上,乐米乐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健枥为“童伴妈妈”们带来一堂绘声绘色的生动阅读课,她讲解阅读的重要性、儿童阅读关键点和如何开展陪伴儿童阅读。

  八场主题讲座、四位“童伴妈妈”分享、两处实地参观、一场实操演练、一场结业考核,三天培训时间里,日程安排紧张有序,为“童伴妈妈”进一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积蓄能量。

“童伴妈妈”在金紫铺村实地翻阅服务记录、了解服务情况。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川 摄

  守护好留守儿童的心灵港湾

  3天时间里,来自河南省平舆县玉皇庙乡玉皇庙村的“童伴妈妈”郭瑞收获颇多。郭瑞原本是一名乡村教师,在工作中,她曾接触过很多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都跟着爷爷奶奶成长,“虽然孩子们在学习上很快乐,但接触中也明显能感觉到他们对亲情的渴望。”郭瑞说。

  郭瑞深深记得有时在组织孩子们和父母视频通话时,看到父母那一刻,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视频那端的父母也哭着安慰孩子,而孩子的哭声也传染开来,导致哭声一片。

  那一刻,郭瑞的心被孩子们的哭声刺痛了,更明白了做好“童伴妈妈”的职责。

  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曾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而作为共青团组织在村级层面常态化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童心港湾”项目就是旨在整合基层各类阵地、资源,通过选配“童伴妈妈”、组织家访校访、日常陪护、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亲情陪伴、情感关怀、自护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奥运冠军邓亚萍以“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授课。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据国家民政部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即不满十六周岁的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儿童,人数达到697万余人。

  而从2016年“童伴计划”项目试点的建立推进到如今共青团“童心港湾”项目在12个省的推广实施,4年来,这种关爱、关注、关心留守儿童的模式和途径不断在探索发展中积累经验,得以完善,并结出硕果。

  2019年,共青团中央重点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具备一定工作基础的12个省44个县114个项目村建设共青团“童心港湾”。

  对此,共青团“童心港湾”全国项目办负责人、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侯宝森介绍说,“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着力建立共青团‘童心港湾’的经费保障、选拔培训、运行管理、规范服务、资源整合、品牌推广、政策研究等制度,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措施,为农村留守儿童扎实服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