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机构动态

光华讲堂《暖闻•2016》分享会在鲁东大学举行

发布日期:2017-06-12

6月7日晚,基金会光华讲堂走近鲁东大学开展《暖闻•2016》分享会。此次光华讲堂邀请光华研究院研究员、《暖闻•2016》编委李荣盛、李文学、萧少秋与青年学子分享2016年度感动人心的新闻事件。鲁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丁瑞忠,光华研究院院长焦平出席分享活动。光华研究院朱煦研究员担任此次分享活动主持。

活动现场

李荣盛研究员首先分享了编辑暖闻的初衷。他认为“人生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社会冷暖取决于民众有温度的行动”,而暖闻的编辑出版是用“良心程序回答青年关切,大事小事呈现文明脚印”。结合《暖闻•2016》中三篇感动国人的科技类新闻,他对社会关于诺贝尔奖的疑惑给予了回应。

专家现场分享《暖闻•2016》

李文学研究员重点分享了《“爱心屋”走进全国两会》、《讨薪不成,上法院》以及《“90后”女医生车站救活心脏骤停病人》三篇暖闻。李文学研究员表示自己怀揣着敬畏之心认真编辑暖闻,希望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他认为,他所分享的三篇暖闻的主人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为社会和谐贡献了自己的点滴。

萧少秋研究员重点分享了《山东一村子30年坚守5角份子钱》、《向上的生命线》以及《人性的淬炼,信仰的光辉》三篇暖闻。他认为这些点滴暖闻就是对那些持有中国当下道德滑坡沦丧观点的有力质疑和回应。

学生代表郭娇分享感受

此次分享活动还邀请了两位青年学生现场分享他们阅读暖闻的感受。来自文学院的大三学生郭娇分享了她阅读到用半年时间,跑了8座城市,花了5万元钱,只是为了追回2年前卖出的不达标的42个热水袋的钱志文时的暖意。结合暴雨中为拾荒者打伞的学姐的故事,她感动于身边的点滴暖闻;文学院大四毕业生朱强是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暖闻》中一则则农村脱贫致富,农民精神日渐充实,村风民风趋良向善的故事让他激动不已。通过分享自己儿时留守的经历,他越发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改变自身、改变农村。

学生代表朱强分享感受

互动时间,鲁东大学的青年学子纷纷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并表达了自己对于暖闻感动和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之间的困惑。面对学子们的困惑,研究员们结合自身的经历给予了回应,并提出建议。萧少秋研究员希望青年学子们能够“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同时也希望学子们能够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

合影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升华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倒、奋勇向前。中国精神从历史中走来,中国精神在前进中升华,中国精神在新时代凝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从2015年起,利用《农家书屋》杂志增刊的形式,通过各种途径征集当年100篇感动人心的新闻定为当年的“暖闻”,并邀请光华研究院研究员对入选暖闻作出推荐词,出版《暖闻》系列图书。希望通过点滴暖闻凝聚中国精神。为将凝聚中国精神的暖闻在更大范围内分享、传递,光华研究院利用光华讲堂的平台,邀请青年学生、干部共读暖闻,分享体会,传递精神。

(撰稿:沈永辉)

(编辑:徐成钊)

(审核:张华伟)

返回列表